当张绣道出自己的名号,处于后方船只之上的杨锐也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,并立即暗暗盘算了起来,衡量着能够将张绣直接擒下来的可能性有多大。
张绣身手不凡,若非动用3艘楼船之上的那些重武器,即使杨锐一方在船只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,以张绣的身手想要逃跑应该不难做到。
杨锐觊觎张绣是处于爱才之心,自然不会轻易杀伤对方,而此时张绣也是使者的身份,无论擒拿还是斩杀都是十分不符合规矩的。
因而杨锐若是强行对张绣出手擒拿,几乎是毫无把握不说,一旦失败也是一件有损战场规则的事情,对于杨锐的声望之类并无任何好处。
“张将军好意吾心领了,只不过此时慈却是有要务在身,不便在此久留,就此告辞了……”
太史慈自觉不可能与对方有何商谈的余地,又经眼睛余光看到杨锐微微摇头,这便出言拒绝了张绣的邀请。
“如此一来却是可惜,吾主张济大人确有要事相商,太史慈将军还望考虑一二……”
张绣的船只不再继续靠近,却是仍旧有些不死心地说道。
“某亦确有要事在身,耽误不得。张绣将军珍重,告辞。”
然而太史慈却是并不多言,在杨锐的示意之下就此调转船头,统帅水军船只押运着新夺的粮草顺流而去。
其实在确定张济大军横跨蒲坂津渡口之后,杨锐对于张济大军的意图已是摸了个大概,无非是在潼关关卡不通的情况下,借道黄河北侧冯翊郡辗转前往长安城罢了。
张济大军前往长安城的目的很明朗,无非是要救助小皇帝刘协以及群臣,并最终达成刘协重返东都洛阳的剧情,如此情况之下,杨锐已是决定不再对张济大军继续干涉。
杨锐暂时推测不出,若是张济大军的使命无法完成,他所参与的区域系列剧情最终会如何走向,相比之下杨锐当然是更加希望看到一个脉络清晰的走势。
既然杨锐已经打定了主意不再过多干涉剧情走向,在其抢夺了张济大军部分粮草之后,这便统帅大部分水军部众返回了潼关关卡附近。
当然,虽然杨锐并不打算再对张济大军出手,但是各大小探船却是一直都在杨锐的指令下游弋于黄河上下,连同黄河各个大一些的支流,都时常能够见到杨锐探船的身形。
不出杨锐的意料,大约七八个多游戏日时间过去,张济大军几乎横穿了冯翊郡南部地带,最终达到长安城附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