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裕没有作声,脚刚伸进拖鞋里就要起身。
我看着他大步向屋里迈进的背影,困惑的愣了愣。
印象中,稍早柚琳过来的时候没有说刘裕会来找她,这状态……不会是和柚琳吵架了吧?
「刘裕!」刚这样想着,就看见刚刚刘裕迈入的方向传来柚琳的惊呼。
随而跟着走进客厅的我,看见了两人拥抱的身影。
我眯眸,心里顿时一阵无言,敢情这两人是把我这儿当作社交会所了啊。
到玄关处关好门,又回到客厅时,却瞧见刘裕泰然自若的坐在柚琳边上,手里也拿着一只叉子,悠闲地吃着水果。
他眼神偶尔瞥向柚琳,偶尔顺着柚琳的视线落在前方。
柚琳正专注的看着播放中的电视萤幕,方才的广告已经短暂结束,镜头再次回到摄影棚内,主持人与晨曦正在讨论近期演艺圈的发展和趋势。
「刚才晨曦分享了硕士论文研究阶段所听闻的事例,想必关於数位转型和新兴艺人模式的议题,晨曦在生活中也亲眼感受到了不少关於这新世代的造星模式,多变的可能。」
「是的,放在过去讨论,网路本身的兴盛,并非仅仅在近几年间发生。然而与过去部落格、首页新闻的时代相b,数位时代昇华为手机上网後,资讯传播的模式和个人获得关注机会的形式,所受到的改变无数,简明讨论最大的一项当今互联网的核心状态,就是曝光机会来的快、来的片面,却也因此一旦被覆盖,就容易如被拂手掠过一般遭人遗忘。」
晨曦顿了顿,望向主持人正眯着眼颔首,是细品着这番论述的神sE。
「当今世代的表演舞台形式是这样的,看似一直在流动,实则以专属於网路世代的恒定法则稳固存在着。只要观众仍在线上,他们的目光就仍锁在舞台上,只是那个聚光灯下的表演者是谁,而他又有多少能耐,能够博得观众们眼球注视多长时间的差别。」
「晨曦认为,流动的是表演者,还是观众的目光呢?」
晨曦微笑,「流动的是表演者被赋予的机会,而机会本身,是大众口味和时境所共创而成的。」
主持人莞尔,接着问道:「那麽,在这样的表演环境中,演艺事业经营者所须正视的课题,该当为何呢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