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州水城。
宣城伯卫璋坟墓前。
汤昊静静地看着一个相貌硬朗的年轻男子。
这是卫璋之子卫錞,刚过二十岁,先前一直在京军中任职。
获悉父亲卫璋战死,卫錞就立刻致仕赶了过来,按照孝礼制度他得给亲爹守孝三年。
汤昊今日特意前来祭拜卫璋,也算是给这个汉子一些体面。
说实在的,卫璋这辈子忍气吞声,默许边雄等人的所作所为,哪怕是事出有因,可到底是犯了错的。
但这之后,卫璋选择弃暗投明,成功让汤昊了解清楚了山东局势,而后卫璋又亲自巡视清查海防三大营,甚至为了全歼那些突然来袭的四千余倭寇,不惜以身做局死死地咬住了他们,最终得以将其全部剿灭,立下了大功一件!
所以,世人当如何评价这位宣城伯呢?
如那英国公张懋一样,生平无他艺能,无甚成绩,军政不举?
汤昊神情怅然地摇了摇头,端起酒水倒在了地上。
“你这家伙,何苦如此啊?”
“本侯都告诉过你了,会出海剿倭,杀光这些杂碎!”
“你又何苦如此行事,非要白白搭上自己这条命呢?”
卫璋没有回应,其子卫錞却噗通一声跪倒在汤昊面前。
“侯爷明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