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SDS小说>历史穿越>三国枭雄志 > 第四十五章 匈奴折辱
    儒家主内,主张建设理想中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,人人到达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的道德境界。

    如此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终,社会和谐人民富足的大康盛世下,自然社会安定天下大同统治牢固。

    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,也就导致了王朝统治者,对天下之外的蛮荒之地没有丝毫兴趣。

    中原内治建设,已经消耗了朝廷的大多精力时长,如此还有些管理足之感,他们哪里有精力再去管蛮荒地域的情况。

    蛮荒苦寒地区即使占领了,也需要派兵驻守浪费精力去管理,增加朝廷财政以及人力负担。

    说得简单点就是,比如北美的摩西国非洲撒哈拉或者阿三等国,羡慕灯塔的富饶强盛,全民公投想要并入做一家人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你们以为灯塔的政客,或民众有多少人会同意接纳,对于这种领土扩张的好事,灯塔国可能大概也许真的会同意吧。

    道理虽然可能有些诧异,但也就是那么个意思,中原王朝对于天下以内的治理稳定费心费力,自然没有时间去耗费精力物资,来建设那些所谓的蛮荒偏僻之地,这不是拉低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平吗。

    所以朝廷一般都会采取绥边之策,赏赐一些牛羊金银之物,用来安抚这些边塞遗族,这样既省心又省力。

    若是王朝中,出现了热衷于开疆扩土的君王异类,也会被大臣扣上一穷兵黩武的帽子。

    儒家的制度思想虽然不夸其有多好,但其中蕴含的寓意绝对不差,只不过再好的制度,终究需要人治理实施。

    而人性多变,在朝廷这个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大染缸里,有几个人能做到真正的以德报怨,谦让恭良境界。

    让朝廷的老爷们,用这些伦理道德去约束别人尚可,约束自己就有些力有不逮了。

    这种情下,若皇帝这个监督者不能控制住局面,所谓大同盛世就别想了,天下大痛倒是有可能。

    除了内部问题之外,外部的问题同样让人头疼,天下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,若是蛮荒之地势利崛起壮大,对所谓的天下同样是一个威胁。

    这些在苦寒之地崛起的族群势力,往往是在其天骄人杰带领下完成的,这些人杰领袖与大多数的王朝开国皇帝一样,热衷于武力扩张兼并领土,而物产富饶人口稠密的天下,从一开始便深深的吸引着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