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8年9月28
建国授衔在新建的中华人民大礼堂中举行。
中华国防军三军最高统帅陈绍,拟定的中华国防部部长蔡锷,中华国防军三军总参谋长蒋百里,陆军总司令陈福钦,空军总司令钱鹏飞,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等人主持了这场授衔仪式。
来自国防军全军的287名中高级将领汇聚一堂,参加了这场隆重的国防军建国大授衔。
对于这次建国授衔,陈绍十分的看重。
中华一统,新政权建立了,必定要给予那些追随者们论功授衔。虽然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中华解放与复兴这个伟大目标而参加、奋战,但他们同样需要嘉奖。
陈绍也清楚,绝大多数人并不看重授衔,能有则好,没有也能心安,他们更看重的是将与授衔后立即进行的全军扩编。能否指挥更多的军队,在将来的战场上更好地杀敌建功是他们最看重的。毕竟,一个排长和一个军长相比,那种挥斥方遒,挥手敌灭的未来是完全不同的。
对于那份授衔名单,陈绍也有慎重的考虑,里面的一个个人名,都是几经思考,才确定他们的军衔。
这次所授的军衔普遍都不高,原本陈绍所拟定的大将军衔并没有派上用场。这里也有陈绍的一点私心,随着以后二战的爆发,如果这次所授军衔过高,那之后国防军将出现有功难封的尴尬。而且,如果某个衔级对应过多的职级就会失去军衔应有的作用。庞大的军队基数,将官过于泛滥将带来负面作用,这也是后世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的最大原因。对于授衔的控制,陈绍还想体现出国防军军衔的可贵,也为其他人留下了进步空间。
战区司令:上将
战区副司令:中将
正集团军:中将
副集团军:少将
正军:少将
副军:大校
正师:大校